2016年4月14日中关村轨道交通视频与安全产业技术联盟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设计处在西安联合举办了《2016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会议的主旨是为了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的《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有关标准的通知》(铁总建[2016]18号)文件精神,适应新标准下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探讨有关技术标准的落实。参加会议的有一、二、三、四、五设计院,电气化局设计院、中铁建电气化设计院、中铁咨询电通院,京石、杭黄等客专公司,西安铁路局、公安局的专家以及联盟各成员单位近百余人。
近年来国内外反恐形势日益紧张,保证高铁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2016年初铁总发布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有关补充标准的通知》(铁总建设[2016]18号),要求在区间隧道口、公跨铁立交桥、桥梁救援疏散通道、沿线设备机房内外、调度局界口和车站咽喉区等重点区域采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昼夜监视。同时对摄像机、夜间的监视距离、与周界入侵的联动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高铁全线采用1080高清激光摄像机对现有的技术标准、网络传输、视频存储、操作功能、平台互联以及系统测试技术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联盟与设计院一起组织了技术研讨会,就全高清的技术方案、高清激光摄像机的关键技术、先进的存储方案等进行讨论,希望通过研讨对一些关键问题统一意见,并提出符合现阶段铁路建设实施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研讨会上,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
1、现有传输网络能否支持大量高清摄像机的传输,如何考虑传输网络带宽(基站到车站),特别是前端到基站机房的线路?
2、对存储系统会带来哪些变化?大批量的IP摄像机是否可以引入云结构、云存储方式搭建系统?
3、远距离激光摄像机的关键技术及激光发射安全技术标准。
4、可否选择H.265技术替代H.264的编码方式?
5、现有工程尚未采用过750mm长焦、激光夜视、重云台、1080P的IP摄像机实际案例,如何补充完善设备性能指标及系统评价标准。
6、区间隧道口、公跨铁立交桥、桥梁救援疏散通道、沿线设备机房内外、调度局界口和车站咽喉区的监视要求、监视距离、背景条件差异很大,如何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摄像机?
7、与原有的标清平台如何对接?平台有哪些变化?
8、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报警联动的接口模式。
会议首先由一、二、三、四设计院的专家对文件进行了解读,根据工程实践阐述了设计原则,并对新的标准要求提出解决方案,有些还介绍了工程案例,同时提出来亟待解决的问题。随后联盟的部分成员结合18号文介绍了有关的技术、设备和解决方案。内容包括《高铁区间线路高清视频监控点部署合理性》、《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方案及应用》、《铁路视频高清化对存储应用的挑战》、《高清后的存储系统变化及云存储的可用性探讨》,结合高铁安全需要会上还介绍了《多维三鉴振动探测系统》以及远端视频监控箱智能化管理系统》两种新技术。
通过讨论中,大家认为这个文件将会推动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迈上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铁路视频全面进入高清化、网络化。对视频监控新技术的推广如智能化、云存储等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个文件对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里程牌的作用,将会有效地提高视频监控在高铁运输安全的上的作用。由于涉及的技术问题较多,大家希望就具体技术问题、标准体系、设备选择、智能化解决方案等多组织技术交流和研讨。